两会声音:关于康复,代表们提了这些意见,关系到每一位康复人!
来源: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网   发布时间: 2023-01-10 13:03   152 次浏览   大小:  16px  14px  12px

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、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,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召开。

本次全国两会期间有多位专家院士提出建议,支持康复医学发展,重视康复在疾病治疗与恢复中的作用,进一步发展康复医学,提高康复工作者地位与待遇,打通晋升通道等得到了广泛地支持和认可。

1.改变医保政策对康复的限制,向康复治疗倾斜,加大康复医学的政策引导和经济支持

全国人大代表、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、致公党济南市委常委、山东省残肢人协会副主席卢林,计划提交多份书面建议,涉及医疗、康复、电子烟、精神病、急诊分级诊疗、戒除青少年网瘾等方面。

作为一名来自医疗卫生领域的代表,卢林表示“健康是最大的人权”,自己准备的建议主要围绕健康中国建设。他建议,改变医保政策对康复的限制,向康复治疗倾斜,加大康复医学的政策引导和经济支持。

建议把康复医学调整为一级学科

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、临床医学并称为医学领域的“三驾马车”。目前我国实行三级康复医疗分级诊疗:急救期在综合医院,稳定期在康复医院等二级综合医院、恢复期在社区。在我国,康复医学作为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,与普外科、妇科、儿科等处于同等地位,自然限制了该学科的发展。

为此,卢林建议尽快把康复医学调整为一级学科,加强三级综合医学康复学科建设,更加积极的培养康复理念。

此外加强中西医结合发展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。加强三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的学术引领作用,在疾病急性期加强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多学科合作,在相关临床医学科室把康复介入的时间点前移、改变目前康复治疗师还是护士为主体进行干预的现状,加强团队协作;充分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,与专业康复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关系,实现分层级、分阶段康复;承担起区域内康复专业人员培训任务和康复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工作。

把更多康复收费项目列入医保

卢林提出,希望改变医保政策对康复的限制,向康复治疗倾斜,加大康复医学的政策引导和经济支持。把更多的康复收费项目纳入医保,提高康复项目收费,延长部分病种的收费时限。改变康复治疗是“疾病后的恢复训练”、“残疾是残联需要负责的民生问题”等错误理念。

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,医疗康复项目逐步得到更多的重视。

2.建立康复定点医院,开展医务人员康复培训,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医药支出纳入医保,给予适当比例报销。


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将向大会提交《关于重视新冠肺炎康复问题的建议》,其中提到,新冠肺炎患者康复问题应予以高度关注,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建议:建立康复定点医院,开展医务人员康复培训;建议相关部门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医药支出纳入医保,给予适当比例报销。

3.以“泛血管医学”为抓手,从预防、治疗到康复都有所作为。

在人民网·人民健康和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联合主办的主题为“探索‘十四五’健康中国‘心’路径”的专场论坛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表示,心血管疾病防治需要革新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的理念,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,以“泛血管医学”为抓手,从预防、治疗到康复都有所作为。

“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》推算,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3.3亿,相比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》推算的2.9亿,这样一个持续上升的趋势不得不警惕。”葛均波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,遏制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是一项巨大挑战,亟需心血管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努力。

4.加强心脏康复体系建设,提升心血管防治综合效率

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,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急救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,但心血管疾病复发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。当前我国心脏康复建设仍是短板,亟需开展由政府牵头、专业支持、行业参与的心脏康复体系建设,提升心血管防治综合效率。

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:服务诊疗标准不明确、缺乏专业技术人才、医疗支付体系不完善、心脏康复认知不足。

鉴于这些问题,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在今年两会中关于《搭建心脏康复体系,提升心血管疾病防治效率,推动心血管疾病闭环管理》的提案中有以下建议:

1.制定标准,提高心脏康复参与度

(1)建立统一标准的心脏康复服务项目以确保科学、全面实施心脏康复项目的重要核心内容。

(2)明确心脏康复硬件配置及团队架构相关资质要求,以满足多学科参与的综合预防策略的需求。

(3)制定心脏康复临床实践和转诊标准,建立质控和绩效评估标准,提高防治效率。

(4)充分发挥行业作用,鼓励行业组织进行管理,推动各级机构积极建设,增强机构和人员的服务能力。

2.重视人才培养

心脏康复的持续发展重在人才培养。建议从本科教育介入,将心脏康复作为独立的亚专科进行分化培养,建立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准入机制;针对已经在业的医生、护士或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员,推动以知识补充和技术能力提升为目标的继续教育课程,定期进行项目认证和专业人员认证资格考。

3.完善医保支付体系

建议健全心脏康复收费体系,推动医保支付覆盖更多心脏康复相关项目,联合商业保险,鼓励患者在心血管疾病急性期后持续参与心脏康复治疗。

4.加强科普教育

心脏康复倡导整合医学管理,将康复前置,提升并注重预防,联合医疗机构开展教育和体验活动,提高大众健康素养,促进民众主动接受心脏康复,成为健康责任第一人。

本文转载自腾讯新闻网,侵删。